一、飼料加工設備選型
(一)飼料打料機和飼料機械設備選型的一般原則 設備選型的基本原則是技術上先進,經濟上合理。選擇設備時,應根據本廠和供貨(制造)廠的實際,全面考慮技術和經濟兩個方面的要求。具體應考慮下述因素。
1.生產率(產量) 設備的臺時產量應能滿足加工工藝的要求,以便生產線協調生產。
2.產品質量保證程度 所選擇的設備必須能夠生產出合格的產品。如配料秤要有較高的配料精度,混合機的混合均勻度變異系數藥效等等。
3.可靠耐用 設備應工作可靠、不易出故障、可較長時間保持其技術性能。設備應耐用、不易磨損和損壞。一般耐用性好的設備(稱為物質壽命長),分攤到每單位產品中的設備折舊費低些。但并非物質壽命愈長愈好,還應考慮到設備的經濟壽命與技術壽命。
4.飼料打料機和飼料機械安全性 指設備對安全生產的保障性能。如有過載保護裝置、可否自動斷電和自動停車等。
5.節能性 設備的能源(電、油、熱等)消耗要低。一般以每單位產品的能源消耗量來表示,如每噸電耗(千瓦·小時/噸)等,飼料粉碎機、制粒機和膨化機是飼料廠中的高能耗設備,選型時節能性是考慮的指標之一。
6.成套性 指設備的配套水平,是形成設備生產能力的重要標志。要求單機、機組和項目均配套。單機配套是指一臺設備的隨機附件、工具和部件要配備成套。機組配套是指每套設備的主機、輔機、控制設備等要配備成套。項目配套是指一個項目(工廠或主車間)在工藝設備、動力設備和輔助設備、檢測設備要配備成套。成套性不好,不能發揮設備生產能力,并造成浪費。
7.環保性 主要是指設備的噪聲和排放的有害物質對環境的污染小。
8.費用節約性 費用包括:設備購價、運輸、運行、安裝與調試、維修、折舊和管理費等。
9.維修性 指設備的可修、易修。設備的標準化程度高、互換性好則易修。設備的制造廠售后服務好及配件供應能力強的設備,可優先選擇。
10.飼料打料機和飼料機械適用性 設備的選擇應與本單位的工人技術水平與管理水平相吻合,或經過努力如短期培訓等可以適應的水平。否則將影響正常的生產運作。
您可能感興趣的文章有: